同學拿偷拍視頻騷擾威脅?人格權侵害禁令對校園暴力說“不”
來源:杭州互聯(lián)網(wǎng)法院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22/11/10 15:43:18
個人隱私被傳播
遭遇同學騷擾威脅……
面對校園暴力,如何保護自己?
面對隱私視頻可能通過網(wǎng)絡傳播的侵權風險,當事人陳某(化名)選擇勇敢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向法院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 近日,杭州互聯(lián)網(wǎng)法院對上述案件依法作出人格權侵害禁令,裁定禁止被申請人以任何形式存儲、控制和傳播涉案視頻,禁止被申請人借涉案視頻對申請人實施一切威脅、騷擾等類似行為。 基本案情 申請人陳某(化名)與被申請人王某(化名)曾系同班同學。王某向案外人主動索要了案外人偷拍并儲存的陳某隱私視頻,隨后通過社交軟件轉(zhuǎn)發(fā)給他人。王某還曾借此視頻,在網(wǎng)上對陳某進行言語騷擾和威脅。陳某遂向法院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請求法院禁止行為人存儲、控制及傳播涉案視頻,并禁止行為人借涉案視頻對申請人實施網(wǎng)絡威脅、騷擾等行為。檢察機關依法支持申請人向法院申請禁令。 收到申請后,法院隨即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聽證。 什么是“人格權侵害禁令”? 人格權侵害禁令是指當民事主體面臨行為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害人格權的違法行為,不及時制止其合法權益將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情形時,權利人有權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禁令,由人民法院作出禁令,以責令行為人停止有關行為的人格權保護預防、侵害阻卻的法律制度。 法院經(jīng)審查認為 人民法院判斷人格權禁令申請是否成立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一方面,《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七條規(guī)定了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應符合以下法定條件:申請人請求保護的權利屬于其依法享有的人格權、有證據(jù)證明被申請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的行為具有侵害申請人人格權的較大可能性、如不及時制止相關行為是否將使申請人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另一方面,從該條款的法理基礎和司法實踐來看,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還應遵循比例原則,作出禁令不會造成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之間的利益失衡或者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首先,本案中申請人申請保護的權利屬于其依法應受到保護的人格權范疇。涉案視頻涉及的行為人主體是申請人,且視頻中包含申請人的個人隱私。申請人請求保護的是隱私權,隱私權屬于依法應受保護的人格權范疇。 其次,本案中有證據(jù)證明被申請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的行為具有侵害申請人人格權的較大可能性: 從被申請人獲得隱私視頻的經(jīng)過來看,該視頻系由被申請人主動向案外人索要而來,被申請人主觀上的故意較為明顯。從被申請人獲得隱私視頻以后已經(jīng)發(fā)送給他人的行為來看,被申請人再次向他人發(fā)送的可能性極高。從被申請人通過網(wǎng)絡聊天工具向申請人發(fā)送的信息可知,被申請人取得隱私視頻以后,不僅向他人進行了傳播,還借該視頻以言語方式對申請人進行了騷擾和威脅。從被申請人存儲、保有申請人隱私視頻行為本身分析,該行為即是對申請人隱私權的侵害,且侵害行為正在發(fā)生中。 基于以上因素考量,法院認為,申請人的申請符合《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七條規(guī)定的“有證據(jù)證明被申請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的行為具有侵害申請人人格權的較大可能性”的“危險”條件。 再次,如不及時制止被申請人的相關行為會使申請人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本禁令的作出具有時間上的緊迫性。網(wǎng)絡傳播具有速度快、影響范圍大的特點,涉案隱私視頻不僅通過網(wǎng)絡傳播,亦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擴大傳播范圍。甚至,申請人已因該視頻的傳播遭受了同學的敲詐勒索、語言騷擾和責難非議。如不及時阻止被申請人行為,視頻傳播會直接導致對申請人隱私權持續(xù)、重復、不可預測的巨大侵害,讓申請人成為校園暴力的受害者。 最后,本禁令的作出充分平衡了申請人隱私權保護的需求和可能給被申請人行為自由產(chǎn)生的限制。申請人的隱私權系具體人格權,具有絕對權的屬性,且申請人隱私權所涉內(nèi)容與社會公益事項無關,也不與他人正當權利的行使產(chǎn)生沖突,故本案中申請人的隱私權具有充分保護的必要性和重要價值。被申請人被禁止的行為本身系不法行為,自由并非恣意妄為,有其行為邊界,故禁止被申請人的不法行為并未對其自由構成限制,且通過該禁令可以對被申請人起到警戒、教育、挽救的作用,不會造成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之間的利益失衡或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綜上,申請人提供的證據(jù)等相關材料已經(jīng)足以證明被申請人具有侵害申請人隱私權的極大可能性,且具有危險以及現(xiàn)實緊迫性,故對申請人的申請予以準許,作出人格權侵害禁令。 法官答疑 1、人格權侵害禁令的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997條規(guī)定,民事主體有證據(jù)證明行為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害人格權的違法行為,不及時制止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有權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責令行為人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 2、哪些人可以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 任何面臨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害人格權的違法行為危險的民事主體都可以依法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 3、人格權侵害禁令的法律屬性是什么? 人格權侵害禁令是以人格權作為權利基礎的實體法禁令,是人民法院根據(jù)民事主體的申請責令被申請人停止有關行為的獨立救濟,其有別于民事訴訟法中的先予執(zhí)行和行為保全等臨時措施或者臨時救濟,禁令一經(jīng)作出,立即生效,是具有非暫時性和非保全性的對人格權的獨立保護制度。 4、人格權侵害禁令的請求權基礎是什么? 人格權侵害禁令的權利基礎為人格權請求權,具有獨立的實體法請求權基礎。人格權是原權利,人格權請求權是人格權本身的消極權能,屬于原權請求權;人格權侵害禁令請求權是救濟權,是為了保護人格權而存在的,只有當人格權益遭受或者即將遭受損害時,權利人才會獲得禁令請求權。 5、人格權侵害禁令的法律效力 人格權侵害禁令一經(jīng)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人格權侵害禁令針對人格權一經(jīng)損害難以彌補的特殊屬性而給予及時制止不法行為的特別司法保護,體現(xiàn)出通過提供及時救濟以預防人格權損害的制度功能。 6、人格權侵害禁令的審查程序 人格權侵害禁令適用非訴程序,但要注重當事人的基本程序保障。人格權侵害禁令案件的審查,并非“兩造”對立結構,人民法院有權并有責任就構成裁判基礎的事實與證據(jù)進行收集,但要實現(xiàn)對被申請人的最低限度的程序保障。可召開聽證會,保障被申請人的意見陳述權、獲悉通知權、筆錄查閱權。有必要的,被申請人亦有權在一定期限內(nèi)提出異議、說明理由并提供相應證據(jù)材料。駁回申請或作出禁令的,應當向申請人、被申請人送達裁定書并明確救濟渠道。 7、是否作出人格權侵害禁令要考慮哪些因素? 一方面,《民法典》第997條規(guī)定了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應符合以下條件:申請人請求保護的權利屬于其依法享有的人格權、有證據(jù)證明被申請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的行為具有侵害申請人人格權的較大可能性、如不及時制止相關行為是否將使申請人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另一方面,從該條款的法理基礎和司法實踐來看,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還應遵循比例原則,作出禁令不會造成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之間的利益失衡或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8、對裁定結果有異議怎么辦? 當事人可通過復議等程序?qū)で缶葷?/p> 如果當事人不服法院作出的裁定,可以申請復議。復議次數(shù)以一次為限。復議期間不影響禁令的執(zhí)行。但如經(jīng)過復議程序,法院經(jīng)審查確認異議成立,則應裁定停止禁令執(zhí)行,對禁令予以撤銷或變更。 9、人格權侵害禁令的價值和意義 傳統(tǒng)上人格權主要為一種消極防御性的權能,但僅是消極防御和事后補救在網(wǎng)絡時代并不足以給予其全面保護。為滿足事前防范的需求,我國《民法典》首次規(guī)定了針對人格權侵害的禁令救濟制度,從而構建一套人格權侵害領域中預防性責任形式的快速實現(xiàn)機制。尤其是在當前大數(shù)據(jù)時代和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信息傳播具有無限放大效應,人格權損害一旦發(fā)生,其后果具有易擴散性和不可逆性,難以恢復原狀。允許權利人積極行使人格權,消除影響權利圓滿實現(xiàn)狀態(tài)的因素或者危險,從而有效防止損害的發(fā)生和擴大,具有極其重要的法律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